表达分两种,一种是明面上的表达,这种表达通常会让人觉得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地,他讲述了一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映射出来一段历史或者一种现实,因而能让观众引发共鸣,这种引发的共鸣反过来会让观众更加了解历史。另一种是隐性二点表达,这种表达通常代表着反讽以及暗喻。暗喻有时候会带着一种阴谋论的形式展现给观众。观众们一方面觉得从表达中寻找暗喻很有趣,另一方面对于表达中的暗喻深信不疑。这种表达聚集了观众的同时,更容易引导观众,这就会让被表达的群体不满。当然,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伊朗电影《风之棋局》就属于这种表达。《风之棋局》讲述的是一个伊朗破败的贵族家庭琐事,掌管着家庭财富的女人却是一个身体有残疾的人,而她虽然掌管着财富,但头顶却有着自己的父亲的压制,外人觊觎这个家庭的财富,且有一个人愿意与自己为伍。出嫁与留家之间,女人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最终,他决定要将自己的父亲杀死。但是杀死了父亲之后呢,女人依旧是陷入到了一种困境,一种无法解脱的困境。
女人身边的女仆一方面是主人的心腹,另一方面却勾连外人准备图谋家产,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女人的父亲已经死了之后,他却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且杀死了图谋家产的外人。女人惊吓之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这个家庭也因此分崩离析。
乍一看,这是一个简单的豪门纠纷,实际上,本片预示着伊朗在1976年前后的迥然不同的命运。更为神奇的是,本片上映与1996年,随后的两年后,伊朗爆发了推翻旧世界的革命,最终在1979年成立了现代政权。本片也因此成为了伊朗的禁片。
之所以本片能成为禁片,原因就在于本片的神奇的预见性,当然,这可能是歪打正着的预见,也可能是当时的对于整个社会的布局有着敏感性的伊朗人的一种预测,而后发生的社会变革正好结合了这种预测,这一点我们也不得而知,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本片与1979年前后的伊朗有着某种一致性。关于这点,似乎才是本片想要通过自己的讲述,或者是自己的暗喻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伊朗的社会变迁以及历史事实吧。
在1979年以前,在伊朗还没有爆发大规模的革命运动之前,伊朗是一个亲西方的政权组成的国家,这个国家虽然有着集权统治,虽然有着等级尊卑的阶级制度,然而因为伊朗是亲西方的,所以伊朗的整个社会的既得利益者阶层的生活是非常的美好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再看到哦1979年前的伊朗上流社会,总是非常的开放包容的。
当然,这种开放和包容并不被普通的民众们所享有,我们看到的身着各种颜色鲜艳的裙子,有着各种与现代社会无异的制度的伊朗是十分阳光灿烂的,即使是享受着这些的不过是少部分人,但媒体的宣传中,这种社会环境还是会让人心生向往的。尤其是需要有着创作自由的旗号的人们,他们更需要这样的社会氛围来进行自己的表达。他们自然会对于这样的世界心生怀念以及向往。
然后就是1979年之后的伊朗,这个事后的伊朗已经完成了政权的变更,变更后的政权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伊朗,一个被西方世界认为是独裁集权的伊朗,光鲜亮丽的与西方世界接轨的社会生活没有了,有的只是伊朗本国文明与现代社会的交融,上流社会不再是独享财富的群体,普通民众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且发展成果大家共享。
而这样的伊朗却是不被接受的,尤其是不被西方世界所接受,更不被伊朗国内那些接受了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们所接受,于是,本片重新上映就意义非凡了。这部预示了伊朗本国的社会现实的影片自然会被西方世界的人们所追捧,而本片所暗喻的一切都会被人用放大镜放大之后,且深信不疑。
当我们用一种传统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影片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一部电影,如果一部电影被扣上了一种神秘色彩的面纱之后,我们用一种猎奇的眼光去看待的时候,看到的就不仅仅是电影本身了,或许还有根植于我们主流价值观背后的东西。带着这些东西去看电影,看到的还是客观的电影吗?
当然《风之棋局》是一部独树一帜的伊朗电影,这与我们之前看到的《小鞋子》《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等影片截然不同,但这种不同仅仅是不同,并不具备任何的代表性,刻意的拔高之后只会产生反作用力,最终,我们看到的不是电影,而是电影背后的东西,那肯定不是电影。
……
你好,再见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