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蓬溪县天福镇四川省鑫中宇农业有限公司,工人余琴推着打水机走进菇房,为菇架上的朵朵金耳菌“解渴”。
在蓬溪县王力西部(遂宁)智能制造基地五号特防木质门智能工厂内,数张木板经过一条条智能数字化生产线,变成了一扇扇精美的木门。
【资料图】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而产业发展重在特色。作为“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蓬溪县如何走好“产城共兴、城乡共富、区域共进”之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实现“倍增在县域”的发展目标?近日,记者走进蓬溪县多个点位探寻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小菌菇”种出富民增收“大产业”
“1个小时能选40斤。”四川鑫中宇农业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今年53岁的周城书正在成堆的金耳菌中快速地翻找出“优等生”。
周城书说,他之前在重庆上班,看到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后,去年10月决定回来当“菇农”,现在不仅挣得多还离家近。
据了解,四川鑫中宇农业有限公司于2017年入驻蓬溪县,占地面积216亩,采用“工厂化培育+大棚地栽”模式,种植日常食用菌姬菇、秀珍菇,珍稀食用菌羊肚菌、蟹味菇等菌类产品,日产鲜菇30余吨,年产量1.1万吨,实现总产值1.4亿元。
在这里,一朵成熟饱满的金耳菌经过采摘、处理、烘干再到包装,历经17天后成功走向商超展柜、百姓餐桌。
“金耳菌多分布在云南地区,是‘菌中燕窝’,营养价值极高。”四川鑫中宇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秀芬介绍,公司正在建设金耳菌培养室二期,目前主体结构已搭建完毕,预计6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钟秀芬透露,目前公司一季度生产的菌类产品产量为3000余吨,产值约35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成渝、上海、北京以及福建等地。厂区目前用工量为170余人,其中90%为就近务工人员,月收入在3000元至6000元不等。
今年以来,蓬溪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产城共兴、城乡共富、区域共进”的思路,按照“一园两片多基地”的食用菌产业规划布局,目前已培育了四川琪英、四川绿然等龙头企业30家,带动就业3000人。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推行院企合作、开展春风送岗活动等,切实做到助企兴农。”蓬溪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青杰说,目前他们正全力筹备第二十二届全国菌需物资博览会,接下来全县将努力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五星级园区,为遂宁现代化建设贡献蓬溪力量。
智能智造擦亮“中国门都”品牌
下料、粘接、贴板……走进王力西部(遂宁)智能制造基地五号特防木质门智能工厂,100余名工人零散地分布在制造流程的关键环节。
“我们从原材料到产品制作,仅需2分钟左右。”王力西部(遂宁)智能制造基地办公室主任唐斌双说,“传统木门制作需要花费20多天,用工量约400人,而我们5万平方米的工厂仅需100余人。”
加码“智能智造”,该工厂引进德国、意大利先进进口设备及行业领先智能MES系统,采用智能仓储、智能物流、智能生产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投入智能数字化产线47条,其中无人化产线达80%以上,年产木质门120万套以上,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
“目前遂宁制造基地主要生产钢制门、木门以及装甲门等,去年基地多个车间陆续投产,基地实现产值2.8亿元。”唐斌双告诉记者,目前基地新增1号车间,车间设备已安装完成约70%,预计今年6月全面建成并正式投产。此外,基地智能锁具项目也在同步开工建设。“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基地建设,形成完整产业链,努力实现今年5亿元的产值目标。”
自2009年以来,蓬溪县实现门业从无到有,同时瞄准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目标,聚集王力集团、鑫和家居、龙尚门业、美立方门业等企业,大力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叩”响“中国门都”品牌效应,并建成全国唯一的县级门业研发制造基地。
截至目前,蓬溪县共有门业规模企业31家,产品覆盖钢制门、防火门、木制门以及入户门等产品类别。今年第一季度,全县门业规模企业实现总产值7.49亿元。
蓬溪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总经济师李中禹介绍,接下来,蓬溪将对门业要素和设备进行“双升级”,将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化;将传统门锁向热感应、指纹等新型智能门锁转型;将传统的批量式模具化生产向3D打印的私人定制化转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产品的需求。
(刘文诗 四川经济网记者 张琳琪)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